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一年,全球生活用纸量达4000万吨、而中国人就达1000万吨!可是你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纸的价格和品质吗?
其实,纸浆原料是决定纸张价格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当下,受整体市场经济环境影响,纸浆成本不断上涨,造纸工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同时,造纸工业,与建材、食品等流程型制造业一样,原料都是自然资源,不仅来源非常多元,而且成分也是波动的。如何用有效组分不确定的原料生产出标准化、性能均一的产品,是造纸等流程型制造业面临的另一挑战。
面对原料成本上涨和品质不稳定的挑战,在造纸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生产工艺的调优,让纸浆原料价值最大化,是每个造纸企业提质、降本的“必修课”。
长短纤维纸浆的用量会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实际上,工厂采购回来的纸浆原料分为长纤维纸浆和短纤维纸浆,长纤维有利于提升纸的强度,不容易破;短纤维可以使纸张松软,吸水性变好。生产厂家一般会采取不同的比例将长短纤维混合,进而生产不同品质的纸张。
但是长短纤维纸浆的价格是有很大差异的,每吨相差约800元左右,为了给我们提供物美价廉的纸品,生产厂家会在保证纸张品质特性的同时,严格控制长纤维的用量。
此外,我们常见的卫生纸一般有2层、3层、4层等几种类型,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一般外层会提高长纤维纸浆的比例保证纸张的韧性,而内层(垫层)则会适当提高短纤维纸浆的比例控制纸张的匀度,这样既保证了纸张的整体品质,又能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不尽如人意,长纤维纸浆的用量普遍会比理论值高出2%-3%左右,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而纸张的性能已经在长短纤维理论比例的基础上达到了峰值,因此,过多的长纤维用量并不会给纸张带来更高的性能。
虽然大部分生产厂家也意识到要尽可能通过人员、设备等的管理来控制长纤维纸浆的用量,但是不同的产线、不同的品类对于长短纤维的用量比例都不相同,而且控制哪个工序、把量控制到多少也是未知,这就让很多造纸厂家也只能“听之任之”。
数智化让长短纤维纸浆比例始终在最小范围波动
一般来说,长短纤维纸浆的用量控制都会有比较详细的数据记录,并且作为流程工业的代表,造纸产线的整体数据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关联性的规律,才是造纸企业控制长短纤维的基础。
而通过人工计算或者简单的表格分析,不但工作量巨大,还很难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普适性(不能适应多种场景)。伴随着造纸企业数智化升级的不断深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造纸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让控制长短纤维的比例变得更容易操作。
以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专业的多年学术研究为基础,博依特科技开创出独特的科研方法和多个最佳实践案例,为造纸生产企业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和打通生产全流程数据的云桥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沉淀生产最优参数值,为不同造纸企业提供最佳的长短纤维纸浆的用量控制方法,并不断缩小控制范围,让生产成本持续降低。
月产4500吨纸,每年可节约费用超85万元
大部分生活用纸造纸企业都会区分长短纤维生产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长纤维生产线很容易受到多盘垫层浆的影响,长纤维纸浆浓度会随着垫层浆回浆慢慢下降,浓度波动也比短纤维生产线更大,这是长纤维纸浆用量偏高的普遍原因。
改善前:长纤维浓度波动较大
改善后:长纤维浓度波动变小
基于长期以来在造纸行业数智化的持续深耕和实践应用,经过与多个造纸企业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之后,博依特科技专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发现,在保证实际长纤占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多盘垫层浆改为短纤,可以有效降低长纤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①垫层浆改为全短纤后,长纤线浆料浓度、打浆度稳定,以13.0克超韧软抽为例,长纤占比由35.0%下降至31.7%左右,长纤占比下降3.3%。
②长短纤差价约800元/吨,每月13.0产能占比为60%以上,月产能4500吨计算,每月结余71280元/月,年节约费用85.54万元/年。
这只是博依特科技通过帮助造纸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降低生产成本的其中一个方面,长期以来,博依特科技已经整合造纸生产全流程的工艺、能源、质量和设备数据,帮助多个造纸企业实现设备的集中监控、生产异常的快速处理;并通过沉淀生产最优参数值,独创制浆调度模型、干燥部优化模型等工艺AI模型,实现平均能效成本降低8%,生产效率提升10%,已帮某头部造纸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4 亿元,相当于增加一个虚拟工厂的产能,让生产如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