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齐峰新材深刻认识到现代造纸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重构自身核心竞争力,用标准化的流程,结合精细化的管理,才能真正开启数字化时代。
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峰新材)始建于1976年,是以装饰新材料为主业的特种纸新材料生产企业,201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齐峰新材主导产品为装饰原纸、表层耐磨纸、无纺布壁纸原纸等,其中装饰原纸、表层耐磨纸和无纺壁纸原纸生产规模雄踞全球第一,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
在造纸行业将近半个世纪的长期耕耘,齐峰新材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先后荣获中轻联全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工商联中华蔡伦奖杰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省级以上荣誉50余项。
即使已经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齐峰新材对于生产工艺的追求也从未停止。随着产业的不断变革和技术的迭代更新,齐峰新材积累了大量的工艺数据。如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层层挖掘深入利用这些数据的价值,也成为了齐峰新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用标准化的数据应用流程,做精细化的生产管理
齐峰新材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在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为了持续引领行业发展,齐峰新材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探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着手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经过长期的考察对比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流程工业生产工艺的理解都不够深入,标准化的应用产品更多针对离散行业,并且不可改变不可定制,完全不能满足齐峰新材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博依特——齐峰新材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在多次深入沟通交流后,齐峰新材最终决定选择既懂造纸工艺又懂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博依特,通过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和打通生产全流程数据的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共同开展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实践探索。
作为《装饰原纸》《表层耐磨纸》《壁纸原纸》等近10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齐峰新材对于造纸工艺的传承和数据的使用与管理,有着独特的行业洞察。
齐峰新材总经理李安东在项目启动会上讲话
“师傅带徒弟是错误的,必须建立标准化流程!”齐峰新材总经理李安东在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项目建设启动会上特别强调到,并指出“中层管理在试错当中完成能力提升是可怕的”,大量的试错只会带来更多没有正向价值的运营管理数据,而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才能沉淀最佳实践。在项目的整体进程中,他要求落实到位、培训到位、考核到位,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打通数据,建立标准,做精细化的工艺数据管理
基于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专业的多年学术研究,博依特开创出独特的科研方法和多个最佳实践案例,帮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结合齐峰新材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博依特专家团队经过对企业生产运营状况的深入调研之后,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用标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流程,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的工艺数据管理:
- 全域能源数据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完成全区域能源统计,按照生产工序或重点设备统计能源消耗(电、水、蒸汽、天然气、煤);提供峰谷分析,为间歇性设备提供错峰数据支撑,降低峰电用量;落实考核消耗指标(吨纸能耗,母卷批次成本(原辅料成本+能源成本))分析 。
- 工艺参数关联分析,稳定产品质量:质量全流程数据记录。将浆料、母卷、复卷分切等各个质检环节进行质检结果系统记录;实现可统计,可分析;将批次检验结果与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相关联分析,提供质量追溯路径。
- 全流程设备管控,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停机/断纸记录,原因沉淀分析;设备点巡检等维保全流程管理(台账管理、故障/维修知识库沉淀);工艺备件生命周期管理(备件上机-消耗-更换预提醒-下机等);通过日常维保和异常监控,提升设备运行OEE。
- 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从制浆到复卷所有工序的控制系统,如DCS、QCS、PLC等;与EAS/WMS等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各系统数据实时可视;通过APP指标订阅、实时监测看板、绩效看板等工具辅助生产运营管理决策。
博依特专家讲述项目实施方案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齐峰新材已经迈出了重要且关键的一步,率先将标准化的工艺数据应用与精细化的管理相结合,使得生产管理部门把精力从收集数据转移到分析数据、研究问题、改进生产上,为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生产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建立标准,打通数据”只是齐峰新材迈向数字化的第一步,接下来,齐峰新材将在深度应用博依特生产数据化运营平台的基础上,将阶段性成果分步复制到各个子公司、生产车间及生产线,建立与公司整体战略、管理、业务相匹配的集成一体化的信息支撑平台,以实现企业高效的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